灾难与兴邦

我们总是听说有些灾难只影响底层和普通人,有些灾难影响所有人,那么会有灾难只影响统治阶级的吗?在当前的西方语境下似乎只有无产阶级革命了,他们将其称之为暴政。

影响普通人的灾难无时无刻不在发生,风调雨顺的时候,天崩地裂的时候,经济上行的时候,经济下行的时候。农民的破产可以是因为颗粒无收,也可以是多收了三五斗,而大灾往往是地主进行土地兼并的良机。在貌似繁荣的时期,金融机构热衷于创造和包装次贷产品,老百姓被亮瞎眼的优惠条件和放松的贷款限制拉进房市;而到了泡沫破裂时,是前者受到来自纳税人资金的救助而非后者,被救助的大机构依然给高管们发放着数以亿计的奖金,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家庭从自己的房子中被赶出。繁荣与危机的差别,似乎就是前者让富人相对于穷人的财富成比例的增殖,而后者是不成比例的增殖。

另一方面,灾难还可能不分穷富的相对公平的落到每个人头上。战争、核弹、疫情、火灾、地震,有钱人当然可以设法降低自己受灾的几率,但威胁依然巨大。而当社会本身的公平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时候,下层人恐怕更情愿拥抱一视同仁的灾难,毕竟那也算某种公平。由此也就毫不奇怪为何在三体小说世界中会有降临派,而在战锤世界中亚空间四小贩的信徒会络绎不绝了。

即便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看过再多的意林和读者,到头来才发现,全世界有这么多国家,只有中国在对待救灾这个问题上是认真的,其他国家只有两类:没有能力的和没有意愿的。我们同样发现,在如此多文明历史传说中,在遇到灭世级大洪水时第一且唯一应对就是治水的,也只有华夏文明而已。五千年的与自然灾害搏斗的历程,两千年大一统的共识,一百年通过数次革命被打破的阶级壁垒,共同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民族精神。

多难兴邦,无论是在1976年、1998年、2008年还是2020年,即便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全国万众一心的救援对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都打了一剂关键的强心针。在全球气候灾害频发且可见的愈演愈烈的21世纪,能否克服灾害的能力——韧性,将成为文明竞争及存续的关键之一。文明特性决定了21世纪将成为中国的世纪。 当然,前提是中国是否能够坚定的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不会毁于严重的社会不公与内部矛盾。